物联网工程专业
日期: 2024-06-09 来源:bevictor伟德官网 点击数:

物联网工程专业

  物联网工程专业拥有专任教师24人,其中正高级职称6人,副高级职称12人,博士11人(含在读7人)具有企业背景的工程师、高级工程师7人,硕士生导师7人。

专业前身为计算机网络技术,2011年获评广西区优势专业,2016年开始本科招生,同年建设“思科-桂航产教融合协调育人基地”,2019年获校产教融合示范专业。2022年获得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3年获得学校工程教育认证试点专业。

 

1 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师团队

物联网工程专业为适应地方经济和航空航天事业发展需要,立足广西,面向粤港澳大湾区依托大湾区领先的电子信息领域,培养基础扎实、专业过硬具有较强的软硬件开发、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在物联网行业从事技术开发、测试和管理,具有航天品质的高水平应用型物联网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航天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能运用信息获取、传输、分析与处理等专业知识解决物联网系统等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在本领域从事系统模块或系统的研发、生产、使用、维护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成为一线工程师或具有与之相当的职业成就。

培养目标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能够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

计算机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物联网定位技术、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与设计、物联网通信技术、工业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硬件设计基础、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路由与交换、信息安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RFID原理及应用、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 


2 相应课程设置

就业方向: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能够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毕业生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管理部门、科学研究机构、设计院等从事设计、运行、开发与管理工作。

专业培养特色:

1、以学科-平台建设为支撑的高水平教师团队。依托本专业,电子信息获广西硕士点立项建设授权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获校重点学科,并建有自治区工程中心、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水平创新团队等一批优势平台。团队队伍中含广西卓越学者、计算机类教指委委员、物联网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千骨计划人才等。

2、以新工科建设为引领,强化产教融合协调育人。依托桂航-青软大数据产业学院等育人基地,构建了校企共管、共建、共育、共创的“四共同”人才培养模式。深度实施科研、教学、思政、团队、竞赛等多方位的校企合作,并与自治区内物联网关联企业共建“物联感知”和“智慧应用”2个科研平台,融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

3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3、OBE工程教育理念为导引,坚持能力本位,培养员工综合实践能力。

构建“学用结合,三阶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和“竞训结合,项目驱动”第二课堂,强化员工工程实践能力,形成本专业特有的1+2+N”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企业科研项目与教学、竞赛相结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工程认知、项目实践、专业应用、创新实践的流程,强化培养员工工程实践能力,员工参与学科竞赛参赛率和获奖率高。

教学实验室设施:

集团投入近500万元建设了物联网智能终端实验室、物联网传感器实验室、物联网数据处理实验室、工业物联网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网络技术)等一批实验室,结合“IT-桂航物联网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的一批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能为员工提供丰富多样的物联网实验、实践和实习条件。物联网专业的教学与实验室设施齐全,配备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教学科研平台以及物联网IOT服务器通信套件等设备。

 

4 物联网专业实验室

5 物联网专业的教学课堂

科研成果:

物联网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地方及国家的科技项目,先后完成了省部级项目2项,市厅级5项,获得了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励2项,桂林市科技进步奖3项,发表SCI/EI检索多篇,获专利授权50余件,获软件著作权50余项。员工参加学科竞赛获国家级、省部级奖100余项

6 部分证书展示

改革思路

根据学校“十四五规划”,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学校“123456”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坚持三个融入、抓实八化育人,深入贯彻OBE工程教育理念,探索“科研和教学、竞赛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智能机器人”融入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当中,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具有突出的工程实践能力,较好创新创业意识,航天品质的高水平应用型物联网专业人才。

 

7 学校“123456” 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

主要举措

1)融入OBE工程教育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以学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定位和“十四五”发展规划作为人才培养指导思想,融入OBE理念,开展“课程思政”,创新教学内容,打造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如图所示:

 

 

8  人才培养优化路径图

2)瞄准物联网产业发展方向,凝练课程内容

依托物联网产业和领域,根据企业技术岗位的精准需求,构建感知、网络、应用3个模块化课程,并以此制定课程体系,修订教学大纲,凝练课程内容,开展实践教学,建设课程资源,如下表1所示:

1核心课程和岗位对应表

专业

专业核心能力

课程模块

技术岗位

 

物联网工程

物联网系统硬件设计、测试、维护

传感器、RFID技术、ARM技术、Linux系统

嵌入式工程师

数据的传输,网络工程开发和维护

计算机网络、物联网通信技术、路由交换

网络工程师

软件系统设计、数据应用和开发

C语言、JAVA语言Python技术、数据库技术、软件系统设计

软件开发工程师

(3)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创新创业理念

构建物联网工程专业特有的“1+2+N”工程人才培养模式(1基地,2平台,N应用方向),推动学校和企业深入合作的方式方法,以此来达到“科研+教学+竞赛”较好融合,如下图所示:

 

9 “1+2+N”人才培养模式

充分发挥“物联感知”和“智慧应用”的两个平台的主体作用,与企业开展横向、纵向科研项目合作研发,共建专业实验室,将项目融入员工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学科竞赛等人才培养过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专业成效:

1)专业建设成效。教育部第二批“1+X”传感网应用开发试点专业(2019);学校产教融合示范专业(2019);校级人才培养方案评比二等奖(2019);区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2)教学改革成效。获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区级教改项目5项,本科优秀教学质量奖4项,校级重点课程4门,出版国家级教材2部,公开发表教改论文30余篇。

3)人才培养成效。员工获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100余项,孵化软件企业1个,教师指导员工完成15余项横向项目的研发,获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50余项;毕业生就业率、就业毕业生月收入及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排名均在学校前两名,2021年就业率92.8% ,66%员工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岗位,2022年就业率91.6%,2023年就业率93.1%。

Copyright bevictor伟德官网-韦德官方网站版权所有